【人民日报】超导专家、中科院院士赵忠贤 四十年专注一件事
2017-01-09
文章来源: 人民日报
  1989年,赵忠贤院士第一次为公众所熟知,是因为他带领中科院物理所团队凭借“液氮温区氧化物超导体的发现及研究”斩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时隔25年,赵忠贤领衔的研究团队因“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再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自1964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技术物理系毕业后,除了中途有五年搞国防任务,赵忠贤一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从事超导研究,算算已有40余年。
  克难攻坚充满信心,跻身世界先进
  谈及成功,赵忠贤说,靠的是坚持、有好的合作者和运气。
  超导现象指在一定的低温状态下,某些材料中的电子可以无阻地流动,表现出零电阻现象。在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努力下,超导体的相关研究不断取得突破,不仅表现在基础研究方面,还开拓了技术应用领域。
  赵忠贤从1976年开始从事高临界温度超导体的研究。10年以后,他与合作者独立发现了液氮温度超导体并率先在国际上公布其化学组成。
  “1986年4月,瑞士科学家穆勒和柏诺兹发现Ba—La—Cu—O材料在35K(开尔文,热力学温度单位)时开始出现超导现象。9月底,我看到他们的论文后,马上找到陈立泉等同事开始铜氧化物超导体研究工作。”赵忠贤回忆说。
  1986年底到1987年初,赵忠贤和同事们夜以继日地奋战在实验室中。饿了,就煮面条;累了,轮流在椅子上打个盹。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们充满信心,相互鼓励:“别看现在这个样品不超导,新的超导体很可能就诞生在下一个样品中。”
  辛勤的工作与执著的探索终于换来了令人期待的成果——Ba—La—Cu—O系列材料中有70K的超导迹象。紧接着,1987年初,他们获得了起始转变温度在100K以上的超导体。1988年春,他们又率先获得转变温度在120K的铋系和铊系氧化物超导体。
  就这样,以赵忠贤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跻身于世界超导研究的先进行列。
  热的时候坚持,冷的时候也要坚持
  在讲述自己40余年的超导研究历程时,赵忠贤反复提到一个词——坚持。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际物理学界在通过铜氧化物超导体探索高温超导机理的研究上遇到了瓶颈,相关研究进入低谷。国内的研究也受了影响,很多团队解散。
  “热的时候坚持,冷的时候也坚持。”赵忠贤带领超导团队却坚守这块阵地,持之以恒地进行实验。无数次的制备、观察、放弃、重新开始……经费有限,项目组使用的基础设备还是赵忠贤趁着“大减价”时淘换下来的老装备。“虽然很土,但是很管用。”赵忠贤说。
  幸而,在这样的坚持下,一个个崭新的成果接踵而来。
  2008年,日本科学家发现在掺氟的镧氧铁砷材料中存在26K的超导性。随即,中国科学家把超导临界温度提到高于传统超导体的40K的理论极限。此后,赵忠贤又提出高压合成结合轻稀土替代的方案,并率领团队很快将超导临界温度又提高到50K以上,也创造了55K的铁基超导体转变温度的世界纪录,并保持至今。
  选择科研道路,就不心猿意马
  “人活着要吃饭,将个人的兴趣与生计结合起来是最理想的选择,而我恰巧很幸运。”赵忠贤说,“快乐在于每天都面对解决新问题的挑战”。
  科研之路艰难漫长,正因这些挑战的快乐,他从不灰心、不放弃,总是满怀希望。
  “打个不一定恰当的比喻:我们口袋里装着许多把钥匙,同时还在不断地制造出新的钥匙,而只有其中一把能够开启科学之门。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懈努力,制造、修改每一把钥匙,直到打开这扇大门。也许,此前试验过的那么多钥匙都失败了,于是有人选择了放弃——但谁又能肯定,接下来这把钥匙不会解开未知之谜呢?”赵忠贤说。
  在赵忠贤看来,搞科研最重要的一点是能够迅速抓住问题的本质,并驾驭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解决它。赵忠贤时常勉励后辈,要有远大的目标,更要脚踏实地去工作。“现在社会上各种诱惑很多,但既然选择了科研这条道路,就要安下心来,不要心猿意马。”
  如今已过70岁的赵忠贤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年轻人把握科研方向和营造好的科研环境上。他说:“虽然超导研究的两次热潮我都赶上了,而且也都做出了成绩,但仔细分析我也错过了好多机会。我希望将自己的这些经验教训分享给年轻科研工作者,让他们能少走些弯路,取得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