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
题目: [先材论坛(29期)] 低剂量电子显微成像术:从方法到应用
时间: 2025年07月14日 10:00
报告人: 朱艺涵教授

浙江工业大学

报告摘要:

近年来,低剂量相衬电子显微技术的进步为可视化研究电子束敏感材料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分辨率。这些材料包括沸石、金属有机框架(MOFs)、共价有机框架(COFs)以及聚合物,因辐射损伤对电子束极为敏感。在剂量受限分辨率的约束下,该技术能够精准解析结构信息,实现对晶体结构以及表面、界面、缺陷等局域特征的原子或分子级别识别。然而,在低剂量条件下捕捉动态过程仍然面临重大挑战,例如结构演变、分子吸附、脱附及转化等现象。

报告以表界面科学中的核心问题,涉及催化剂表界面动态结构演变及分子吸脱附转化过程的直接观测、揭示催化活性起源、催化反应机理等多种理论见解。通过集成先进的低剂量图像采集、处理及相位恢复技术,能够从静态成像拓展至动态观测,研究关键催化过程,如气体吸附及积碳过程。这些基于实空间的直接观测不仅拓展了传统测量技术的能力,也为重新评估经典理论和模型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报告还将介绍电子显微技术在表界面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并探讨其在催化、能源及功能材料研究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报告人简介:

朱艺涵,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博导。任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电镜中心负责人、浙江省分析测试协会理事、电镜专委会副理事长、工业催化联盟青委会委员。入选中组部、浙江省“海外引才计划”,省科协青年英才计划及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先后主持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面上基金等,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课题;从事先进电子显微方法学发展和物质科学应用,相关成果在Science及其子刊、Nature子刊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60余篇,引用次数21000余次,H指数70;主编图书分册1部、撰写图书章节4章;获国际催化协会青年科学家奖、美国显微学会主席学者奖、中国材料与试验团体标准贡献奖等。

报告地点:A313

邀请人:苏东 研究员

联系人:刘效治 副研究员

联系电话:8264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