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
报告人简介
罗嗣佐,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青年拔尖人才。2015年博士毕业于吉林大学,师从丁大军教授。主要从事超快强激光与原子分子相互作用和阿秒原子分子电子动力学的研究,在Nature Photonics,Physical Review Letters,Science Advances,Light: Sci & Appl, Physical Review系列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60余篇。2021年至2023年在瑞典隆德大学2023年Nobel物理学奖得主Anne L‘Huillier教授研究组从事阿秒原子分子电离动力学的研究工作,担任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光谱技术与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学会时间分辨谱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以及Fundamental Research和Ultrafast Science杂志青年编委。
报告摘要
阿秒光脉冲因其超快的时域特性能够追踪电子动力学的运动在原子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以及光化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其宽谱带特性也使得解析电子动力学及相关物理过程极其复杂。在光电离中利用窄带高次谐波辐射的阿秒脉冲串光源既有望保持其超快的时域特性还能够实现更高能谱分辨的探测能力,本报告将介绍我们建立的阿秒脉冲串光源和谱学测量系统及近期利用阿秒光电子干涉方案开展的原子分子电离动力学系列研究工作。包括利用光电离延迟探测原子中电子关联、分子电离诱导的自发对称性破缺和通过测量光电子密度矩阵获取电子-离子纠缠等多体电子动力学研究结果。同时还将展示阿秒极紫外空间光束制备、调控及表征特别是阿秒Bessel-Gauss光束产生和测量。同时获取高的能谱(~100 meV)和时间(20as)分辨,有望在量子态分辨的基础上在阿秒时间尺度深入认识电子的演化过程,将为阿秒原子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M. Li, S. Luo, D, Ding et al., J. Elec. Spectro. Rel. Phen. 263, 147287 (2023).
[2] M. Li, M. Dahlström, E. Lindroth, D. Ding. S. Luo et al., Phys. Rev. Lett. (2025).
[3] M. Li, L. Zhao, S. Luo, Z. Li, D. Ding et al., Sci. Adv. 11, eadw5415 (2025).
[4] H. Laurell, S. Luo, A, L’Huillier, D. Busto, et al., Nat. Photonics 19, 352 (2025).
[5] M. Li, X. Tang, S. Luo, C. Jin, D. Ding, t al., Light. Sci. Appl. 14, 181 (2025).
报告地点: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怀柔园区X1楼101会议室
腾讯视频会议号:756-267-400,会议密码:250923
邀请人:张鹏举 特聘研究员
联系人:万 源 研究员
汪非凡 副研究员
田春璐 cltian@iphy.ac.cn
主办方: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松山湖材料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