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 七十六
题目: [超导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系列讲座(七十六)]超导基本知识回顾
时间: 2018年09月07日 15:00
地点: M234会议室
报告人: 张裕恒 院士

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报告摘要:

  本次讲座将简要回顾超导相关的基础知识,以贯穿超导电性发展的七项诺贝尔奖工作为线索,包括:氦气液化和超导电性发现(1913年)、凝聚态理论和液氦理论的建立(1962年)、BCS超导微观理论建立(1972年)、超导隧道效应的理论预言和实验发现(1973年)、高温超导体的发现(1987年)、超导唯象理论和超流理论的建立(2003年)。着重介绍超导的基本理论知识,如London理论、Pippard理论、GL和Abrikosov理论、BCS理论、Josephson效应等。

报告人简介:

  张裕恒,1961年大学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1965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物理所。1976年后到中国科技大学任教至今,2005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1989年至1997年担任中科院结构开放实验室主任、中国科技大学结构中心主任。张裕恒院士多年来从事超导电性、巨磁电阻效应、低维物理研究,发表SCI论文 260余篇。在高温超导、自旋电子学、多孔硅和低维材料等研究中,做出多项世界领先成果。1992年编著《超导物理》一书,是国内超导方面的重要教材,现已三次再版。1993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2007年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作为“稳态强磁场装置研究集体”中的“突出贡献者”获得2017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联系人:罗会仟/ 82649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