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马克思普朗克核物理研究所
腾讯会议ID: 412-900-151
会议密码:07193
摘要:
原子光钟为我们提供了迄今为止最精密的频率测量。因此,它们在重新定义时间单位、检测物理常数的可能变化、以及搜寻超越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现有的光晶格钟和单价离子钟,一方面受限于低品质因子导致的统计误差,另一方面又受限于外场扰动引起的系统误差,在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方面存在极大挑战。高离化态离子钟,因其电子波函数紧束缚于原子核周围,外场扰动对其影响较小,因而能极大地减小频率测量中的系统误差。
在此报告中,我们将介绍一类存在于开壳层高离化态离子系统中的光学钟跃迁。这类跃迁既具备较高的品质因子,又具备较低的电偶极极化率,将会是下一代光钟的候选离子。同时,鉴于这类光钟跃迁几乎存在于元素周期表的整个等电子体系中,它们将极大地丰富光钟在原子核物理等领域中的应用。最后,我们还将讨论极紫外光钟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1. Ultrastable optical, XUV and soft-x-ray clock transitions in open-shell highly charged ions. Chunhai Lyu, Christoph H. Keitel, and Zoltán Harman, arXiv:2305.09603
2. Thorough investigations of ultrastable clock transitions in highly charged ndm and 4fm ions. Chunhai Lyu, Christoph H. Keitel, and Zoltán Harman, in preparation
3. Interrogating the Temporal Coherence of EUV Frequency Combs with Highly Charged Ions. Chunhai Lyu, Stefano M. Cavaletto, Christoph H. Keitel, and Zoltán Harman. Phys. Rev. Lett. 125, 093201 (2020).
报告人简介:
吕纯海博士,男,本科(2010)及研究生(2013)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并于2018年获得德国海德堡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博士学位。现在德国马克思普朗克核物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关注高离化态离子应用中的理论计算及离子动力学模拟。具体研究领域涉及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极紫外光频梳、光学钟、以及原子结构计算等。
主 持 人:刘伍明 研究员
联 系 人:傅琦(82649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