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自然科学一等奖连空三年终有得主

来源:南方都市报

  中国铁基超导领域研究震动世界物理界,被指中国科学家离诺贝尔奖最近的地方。 

  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象征国家基础研究领域自主创新能力,连续三年空缺之后(自2000年以来,已空缺9年),终于等来了它的新主人。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凭借“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摘下了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铁基超导体的发现有何重大意义?中国人在此领域居于什么样的国际地位?超导怎样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 

  据团队成员赵忠贤介绍,超导指当某种材料处于一定温度等条件下,电流可以在其中无阻地流动。具备这种特性的材料叫超导体。物理学家麦克米兰根据传统理论计算推断,超导体的转变温度不能超过40K,约-233℃。这个温度被称为麦克米兰极限温度。 

  “此次获奖项目首次突破麦克米兰极限温度,确定铁基超导体为新一类高温超导体;合成系列铁基高温超导体并确认为第二个高温超导家族,创造并保持55K铁基超导体临界温度的最高纪录。”团队成员陈仙辉说。 

  中国科学家在铁基超导领域的突破震动了世界物理界,入选《科学》杂志“2008年度十大科学突破”、美国物理学会“2008年度物理学重大事件”。《科学》还刊发了《新超导体将中国物理学家推到最前沿》的专题评述。 

  超导是战略性技术储备之一,它已经并将继续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比如,高温超导滤波器应用于手机,明显改善了通信信号;使用超导磁体的磁共振成像仪器为医生诊断病人病情提供准确依据;具备体积小、效率高、无污染等优点的世界上首个示范性超导变电站已在我国投入使用…… 

  “中国嫦娥三号探测器不久前成功登月,中国科学家未来完全有可能利用月夜低温做超导实验。事实上超导早已在卫星通信等航天领域得到应用。”赵忠贤说。 

  国际上,先后有510人因为在超导领域的重大研究发现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超导研究是否中国科学家离诺贝尔奖最近的地方?赵忠贤说:“科学研究是一个水到渠成、水涨船高的过程。你有一批人找对了方向,踏踏实实坚持不懈努力,总会获得有益于人类的发现。”新华社 

媒体扫描
·
南方都市报:自然科学一等奖连空三年终有得主
相关视频
新闻联播[17201402163837GMT].JPG
360截图20140113112731957.jpg
光明网访谈:“铁基高温超导”获奖背后的故事.jpg
新闻30分.JPG
新闻联播.JPG
共同关注.JPG
中国新闻.JPG
W020140109605613924496.jpg